4月12日消息“雪龍號”順利完成了我國第32次極地科考任務,今天抵達上海。
今天上午,在歷經長達158天的驚濤駭浪、冰雪交加的洗禮和考驗之后,我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完成各項預定的考察任務,乘坐“雪龍號”基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外交站附近考察國內基地碼頭,這里也是“雪龍號”的母港。就在剛才,海洋局與上海市政府為本次海上科考英雄進行了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從各地趕來的工作人員、家屬以及來自各界的歡迎群眾絲毫沒有受到下雨天氣的影響,現場熱鬧非凡。此外,通往基地的通道也已經修好,并被命名為“雪龍路”。
我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于2015年11月7號出發,開始實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號”從上海啟航后,經行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到達中國南極中山站,逆時針環南極大陸航行,經威德爾海南大洋考察測區、長城站、智利蓬塔、美國麥克默多站,澳大利亞亞凱西站后再次返回中山站,航行期間中國科考隊圓滿完成中山站、長城站的物資補給,南大洋科學考察以及新考察站優化選址等多項任務。
圓滿完成預定考察任務后,“雪龍號”返回國內,兩周前“雪龍號”在澳大利亞的弗里曼特爾港完成了最后一次補給,搭載113人啟程回國。目前,第32次南極考察隊中33名越冬隊員仍然堅守在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開始漫長的越冬生活。在隨后的一年時間里,他們也將開展氣象、生態、極光等項目的科學觀測研究與后勤保障工作。
據了解,我國第32次南極考察活動共完成45項科學考察項目和30項后勤保障與建設項目,成果累累,使我國在南極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本次考察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逆時針環南極大陸的航行,總里程超1.8萬海里,歷時75天,是我國第二次環南極考察航行,重點對普里茲灣、南極半島、阿蒙森海和羅斯海等海域進行多學科的綜合考察,科考作業,獲得了一批珍貴的南大洋綜合數據。南大洋調查迎來歷次考察中受冰影響最小、專業配合度最高,作業范圍最大,測線最長、內容最系統、樣品和數據質量較高的一次作業,取得了許多新發現,一批重要進展成為開展南大洋綜合環境監測業務化工作和科學前沿研究的關鍵。在環南極航行過程中,“雪龍號”還到達了船舶可以到達的地球最南端海域,南緯77度47分的羅斯海,創造了我國船舶到達地球最南緯度記錄,回程在西風帶赫德島安全避風,也證明了我國極地航海技術有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