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垃圾桶扔果皮,右邊的扔牛奶盒。”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陳留林站在垃圾桶旁邊,一邊扔垃圾,一邊自言自語。
圖為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在扔垃圾
垃圾分類制度
扔個垃圾怎么還需要駐足、思考?原來,“雪龍”船實行垃圾分類制度。作為第二次上船的新船員陳留林還沒有完全熟悉分類規則,每次都要思考一下如何把不同垃圾放在合適的桶里。
“雪龍”船事務主任(管事)繆煒告訴記者,船上把生活垃圾分為3類:可回收垃圾、可焚燒垃圾和食品垃圾。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這些屬于可回收垃圾,每天下午把當天收集起來的可回收垃圾進行打包,在每個航次結束后帶回上海。可焚燒垃圾主要是指紙制品、布類,根據垃圾量,每隔兩三天在機艙焚燒爐集中焚燒一次。食品垃圾主要就是廚余垃圾和剩菜剩飯,每天用粉碎機將其粉碎成顆粒,投入大海。“當然,是在法律允許的海域投擲,在極區我們不會扔投。”繆煒強調,這些垃圾的處理方式都是合法、環保的。
不僅僅是垃圾分類環保處理,船上的馬桶也進行了節水的環保改裝。據了解,“雪龍”船上“原裝”馬桶沖洗用水量較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2007年,“雪龍”船對船上的馬桶進行了統一改造,全部改為真空沖水馬桶,可以節約2/3的用水量。“所謂真空沖水,就是類似飛機上的馬桶沖水裝置,很先進,也很省水。目前‘雪龍’船是我國唯一一艘采用真空沖水馬桶的船。”繆煒不無驕傲地說。
全新環保管材選用
作為飲用水的重要輸送管道,本次雪龍號上所有的飲用水管道系統全部采用——索邦南極管進行供水,讓飲用水從源頭上做到健康環保。除此之外,本次雪龍號上運輸的索邦南極管更是作為長城站的管路改造的唯一管道,為極地環保事業繼續貢獻一份力量。
船上的淡水分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兩類,飲用水主要是干凈淡水,用于做飯、喝水;生活用水分為了平衡船體裝載的壓載水和船上海水淡化系統淡化得來的水,沖馬桶的水便是生活用水,這樣既不會腐蝕馬桶管道也不會影響正常的飲用水。
不管實行垃圾分類,還是改造沖水馬桶,看似都是小事,但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環保行動。此外,在二樓食堂的窗臺上,擺放著一只紙箱,上面寫著“廢舊電池投放處”幾個字。原來,這是專門為船上作業、生活產生的廢舊電池準備的,大家伙來吃飯時順便可以扔掉電池。繆煒告訴記者,這些電池也會收集起來,返航時帶回上海統一處理。
圖為“雪龍”船上的廢舊電池投放處
扔完垃圾,陳留林自豪地說:“我現在已經基本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了,用完的電池也會揣在兜里吃飯時帶下去。而且,在需要打印資料時,我現在也能做到自覺進行雙面打印了。”